结合福建省中医师承政策及规定通用流程,笔记考核核心是“材料初审→复核校验→答辩关联”,全程闭环且与考核报名资格直接挂钩,具体流程如下:
1. 材料提交(考核报名阶段)
- 需在福建县级卫健委规定的报名时间内,提交完整跟师笔记(3-5年)、季度心得(每季度1篇≥1000字)、导师批阅记录,同时附上《师承关系合同》《跟师学习证明》等佐证材料。
- 提交形式:部分地区要求纸质版(装订成册,标注姓名、师承周期、导师信息),部分支持电子版+纸质版双提交,需按当地通知准备。
2. 初审(县级卫健委审核)
- 审核要点:笔记是否连续完整(含时间标注)、心得字数/频次是否达标、导师批语是否规范(≥100字),核心验证“跟师学习真实性”,剔除缺漏、敷衍或无批语的材料。
- 结果:初审通过进入下一环节;未通过需在规定期限内补正(如补充缺失笔记、完善心得),补正后仍不合格则取消本次考核资格。
3. 复核(市级卫健委抽查)
- 福建部分地市会对初审通过的材料进行抽查,比例约10%-30%,重点核查笔记与导师临床风格的一致性、病例记录的逻辑性,避免代写、抄袭。
- 若抽查发现问题,会反馈至县级卫健委,要求申请人或导师作出说明,情况严重者直接取消考核资格。
4. 答辩关联(考核现场环节)
- 答辩时考官会随机抽取笔记中的病例、诊疗思路或心得内容提问(如“你笔记中记录的某腰椎间盘突出病例,导师为何选用推拿+艾灸联合治疗?”),验证笔记为本人真实记录。
- 若回答与笔记内容矛盾、无法阐述核心逻辑,将视为“笔记造假”,直接判定考核不合格。
5. 材料留存与后续核查
- 考核结束后,笔记等材料由卫健委留存备查(福建暂无明确留存年限,建议个人同步备份),后续若涉及资质补查、执业注册,可能需再次提交核验。
闽医堂中医师承报名咨询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