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闽医堂小儿推拿培训班保健按摩培训中医养生培训招生信息——
小儿推拿以“轻柔、渗透、辨证”为原则,针对儿科常见病症(消化、呼吸、发育问题等),通过穴位和经络调理脏腑,以下是高频康复手法及场景应用:
小儿推拿康复核心手法应用(安全实用+对症实操)
一、消化系统康复(积食、腹泻、便秘)
1. 核心手法组合
- 补脾经:拇指桡侧缘从指尖推向指根,每次100-300次,健脾益气、改善积食腹胀。
- 摩腹:手掌顺时针轻摩腹部(避开肚脐),每次5-10分钟,促进肠道蠕动、缓解腹泻/便秘。
- 捏脊:双手拇指+食指捏起脊柱两侧皮肤,从尾椎骨捏至大椎穴,每次5-7遍,调理脾胃、增强体质(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)。
- 揉板门:手掌大鱼际处顺时针揉动,每次100-200次,缓解消化不良、呕吐。
2. 对症调整
- 积食伴口臭:加“清胃经”(拇指掌侧从指根推向指尖)100次,清胃热、消积滞。
- 腹泻(水样便):加“揉脐”(掌心按肚脐轻揉)5分钟+“推上七节骨”(尾椎至第四腰椎直推)200次,温阳止泻。
- 便秘:加“清大肠”(食指桡侧从指根推向指尖)150次+“顺时针摩腹”延长至10分钟,润肠通便。
二、呼吸系统康复(感冒、咳嗽、鼻塞)
1. 核心手法组合
- 开天门:两眉之间至前发际正中直推,每次100-200次,疏风解表、缓解鼻塞。
- 推坎宫:眉头至眉梢分推,每次100次,清热解表、改善头痛。
- 揉太阳穴:眉梢后凹陷处轻揉,每次50-100次,疏风散热、缓解咳嗽。
- 清肺经:无名指掌侧从指根推向指尖,每次100-300次,宣肺止咳、清热化痰。
2. 对症调整
- 风寒感冒(流清涕、怕冷):加“揉外劳宫”(手背第3、4掌骨间)100次+“推三关”(前臂桡侧从腕横纹至肘横纹)200次,温阳散寒。
- 风热感冒(流黄涕、发烧):加“清天河水”(前臂正中从腕横纹至肘横纹)300次,清热解表。
- 咳嗽有痰:加“揉膻中”(两乳头连线中点)50次+“拍背”(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背部)5分钟,化痰止咳。
三、发育调理康复(脾虚体弱、免疫力低下)
1. 核心手法组合
- 捏脊:每次7-10遍(力度比消化调理稍轻柔),提升免疫力、改善体质虚弱。
- 揉足三里: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(小儿四指宽度),轻揉每次50-100次,健脾和胃、增强抵抗力。
- 补肺经:无名指掌侧从指尖推向指根,每次200-300次,补肺气、预防感冒。
- 摩涌泉:足底前1/3凹陷处,顺时针轻摩每次50次,温肾健脾、促进发育。
四、安全应用核心原则
1. 力度控制:以小儿皮肤微微发红为度,禁用蛮力,新生儿手法需如“抚触”般轻柔。
2. 年龄适配:0-1岁婴儿侧重“摩法、揉法”,避免捏脊等力度稍大的手法;1-6岁儿童可逐步增加手法种类和次数。
3. 禁/忌/规/避:皮肤感染、骨折、脱位、急性传染病(如手足口病)、发热超38.5℃时,暂停推拿,先就医。
4. 辨证关键:哭闹不止、烦躁不安时不强行操作;手法方向需准确(如“补”与“清”方向相反),避免调理无效
了解更多可关注闽医堂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