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闽医堂小儿推拿培训班保健按摩培训中医养生培训招生信息——
中医小儿外感病(如感冒、发热、咳嗽等)的推拿手法注重轻柔、温和,以下是针对不同症状的常用操作,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:
一、基础通用手法
1. 开天门
- 位置:两眉中间至前发际线成一直线。
- 操作:用双手拇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推,约50-100次。
- 作用:疏风解表、醒脑安神,缓解头痛、发热。
2. 推坎宫
- 位置:从眉头沿眉弓向眉梢成一直线。
- 操作:用拇指或食指指腹从眉头向眉梢分推,约50-100次。
- 作用:疏风散热、缓解目赤、头痛。
3. 运太阳
- 位置: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。
- 操作:用拇指或中指指腹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,约50-100次。
- 作用:疏风解表、缓解头痛、头晕。
4. 揉耳后高骨
- 位置:耳后乳突(耳后突出的骨头)下方凹陷处。
- 操作: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揉动,约50-100次。
- 作用:疏风解表、镇静安神,辅助缓解发热、烦躁。
二、对症状手法
- 风寒感冒(怕冷、无汗、清涕):
加 推三关(前臂桡侧,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,100-300次),温阳散寒;
加 揉外劳宫(手背第3、4掌骨间凹陷处,100-200次),祛寒解表。
- 风热感冒(发热、汗出、黄涕、咽喉痛):
加 清天河水(前臂内侧正中,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,100-300次),清热解表;
加 退六腑(前臂尺侧,从肘横纹推向腕横纹,100-200次),凉血退热。
- 咳嗽、鼻塞:
加 揉迎香(鼻翼两侧,50-100次),通鼻窍;
加 揉膻中(两乳头连线中点,100-200次),宽胸理气、止咳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 推拿时环境温暖,避免孩子受凉;手部保持温暖、清洁,可蘸少量温水或爽身粉润滑。
2. 力度以孩子舒适、皮肤微红为宜,避免用力过猛。
3. 每次推拿时间控制在10-15分钟,每日1-2次。
4. 若孩子出现高热持续、精神萎靡、剧烈咳嗽等,需及时就医,推拿仅为辅助调理。
根据孩子年龄和耐受度调整手法力度,有助于缓解外感不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