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福建中医针灸推拿学习班、福建中医经络按摩培训、福建保健按摩推拿学校招生电话
- 发布时间:2025/7/13 阅读次数:2 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【大】
中医穴位保健是通过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、预防疾病的方法,操作简单且适合日常保健。以下介绍几个常用穴位及保健方法:
1. 足三里(足阳明胃经)
位置:膝盖下3寸(约4指宽),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。
作用:调理脾胃、增强免疫力,被称为“长寿穴”。
保健方法:用拇指或食指按揉,每次3-5分钟,力度以酸胀感为宜,每日1-2次。
2. 涌泉穴(足少阴肾经)
位置:足底前1/3凹陷处,蜷脚时足前部凹陷处。
作用:补肾养肾、改善睡眠,缓解疲劳。
保健方法:睡前用热水泡脚后,用拇指搓揉涌泉穴5-10分钟,至足底发热。
3. 合谷穴(手阳明大肠经)
位置:手背第2掌骨中点,近第2指骨侧(虎口处)。
作用:疏风解表、缓解头痛、牙痛,增强抵抗力。
保健方法:用另一手拇指按揉,每次2-3分钟,左右交替,力度适中。
4. 内关穴(手厥阴心包经)
位置:腕横纹上2寸(约3指宽),两筋(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)之间。
作用:缓解心悸、胸闷、晕车晕船,调节情绪。
保健方法:用拇指垂直按压,每次1-2分钟,有酸胀感即可。
5. 太阳穴(经外奇穴)
位置: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。
作用:缓解头痛、眼疲劳,提神醒脑。
保健方法:用双手食指或中指轻揉,每次1-2分钟,力度轻柔避免按压眼球。
注意事项
按揉时力度以“酸胀感”为度,避免过度用力损伤皮肤或组织。
孕妇、皮肤破损处、特/殊/疾病患者(如肿瘤、出血性疾病)需谨慎,建议咨询专业医师。
穴位保健是辅助调理方式,不能替代疾病治疗,身体不适需及时就医。
日常坚持这些穴位,有助于改善身体状态,适合多数人群作为基础保健手段。
福建闽医堂发展至今20余年,目前旗下拥有与医学健康相关的品牌有:闽医堂(学校与医疗养生连锁)、儿医堂(小儿推拿与小儿健康教育)、辅家(健康家政)等品牌。
培训项目:艾灸推拿、整脊正骨、小儿推拿、催乳与产后康复、软伤修复、康复理疗、保健调理、脏腑点穴、足疗修脚、火罐刮痧等职业培训,以及报引荐医疗机构跟师报中医师承考中医专长医师等(可申办中医门诊或到医疗机构上岗,有处方权)。
招生条件:年龄16-65岁,初中文化以上,身体健康均可报名,免试入学!
★咨询微信手机:13959555511,学校招生办公热线:0594-65555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