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闽医堂小儿推拿培训班保健按摩培训中医养生培训招生信息——
小儿肠胃不适可通过一些中医保健手法来缓解,这些手法具有操作简便、较好、无副作用等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:
腹部按摩类
摩腹
操作方法:让小儿仰卧,家长将手掌搓热后,放在小儿腹部,以肚脐为中心,做顺时针环形摩动。动作要轻柔,频率每分钟约80 - 120次,每次按摩5 - 10分钟。
功效:能促进胃肠蠕动,增强消化功能,对于小儿消化不良、腹胀、腹痛等肠胃不适有很好的调理作用。
揉脐
操作方法:用中指指端或掌根着力,在小儿肚脐上做轻柔的按揉动作,力度适中,每次揉100 - 300下。
功效:具有温阳散寒、补益气血、健脾和胃、消食导滞的功效,可改善小儿肠胃虚寒、腹痛、泄泻等症状。
穴位推拿类
补脾经
操作方法: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,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。家长用拇指指腹从小儿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,每次推100 - 300下。
功效:能健脾胃、补气血,常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肠胃问题。
清大肠经
操作方法:大肠经位于小儿食指桡侧缘,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。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为清,称清大肠经,每次推100 - 300下。
功效:可清利肠腑、除湿热、导积滞,对小儿便秘、积食、痢疾等肠胃不适有调理作用。
揉板门
操作方法:板门穴在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。用拇指指端按揉此穴位,每次揉100 - 300下。
功效:能健脾和胃、消食化滞,对于小儿食欲不振、积食、呕吐等肠胃症状有缓解效果。
肢体特定部位推拿类
捏脊
操作方法:小儿俯卧,家长用双手的拇指、食指和中指捏起小儿脊柱两侧皮肤,从尾骨开始,沿脊柱向上移动,边捏边提,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,反复操作3 - 5遍。
功效:可以调节小儿脏腑功能,促进消化吸收,增强小儿体质,对小儿疳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肠胃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。
按足三里
操作方法: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,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。用拇指指端按揉此穴位,每次按揉100 - 200下。
功效:能健脾和胃、调中理气、导滞通络,对于小儿肠胃虚弱、腹痛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有一定的调理功效。
在进行这些保健手法时,要注意手法的力度适中,避免弄伤小儿。如果小儿肠胃不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。
小儿肠胃不适可通过腹部按摩来保健。以小儿肚脐为中心,用手掌或四指轻柔地顺时针环形按摩腹部,可促进肠胃蠕动,帮助消化。还可捏脊,双手沿着小儿脊柱两侧,自下而上轻轻提捏皮肤,能调节脏腑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