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闽医堂小儿推拿培训班保健按摩培训中医养生培训招生信息——
小儿推拿调理肠胃不适(如腹胀、消化不良、便秘、腹泻等)需手法轻柔、取穴准确,以下是常用手法及注意事项:
一、核心调理手法
1. 揉中脘
- 位置:肚脐上4寸(约小儿4横指处)。
- 操作:用手掌或食指、中指指腹顺时针揉按,每次1-3分钟。
- 作用:健脾和胃,缓解腹胀、食欲不振。
2. 摩腹
- 位置:整个腹部(以肚脐为中心)。
- 操作:手掌顺时针轻摩腹部,力度适中,每次3-5分钟。
- 作用:促进肠道蠕动,改善便秘或腹泻。
3. 揉天枢
- 位置:肚脐旁2寸(约小儿2横指处,左右各一)。
- 操作:用食指、中指分别按揉两侧穴位,每次1-2分钟。
- 作用:调理肠胃,缓解腹胀、腹痛。
4. 推脾经
- 位置:拇指末节螺纹面(脾经在小儿左手拇指桡侧)。
- 操作:用拇指从指尖向指根直推(补法),每次100-300次。
- 作用:健脾益气,增强消化功能。
5. 揉足三里
- 位置:膝盖下3寸,胫骨外侧一横指处。
- 操作:用拇指或食指按揉,每次1-2分钟。
- 作用:调理脾胃,强身健体,改善整体消化状态。
6. 推大肠经
- 位置:食指桡侧(从指尖到指根)。
- 操作:便秘时从指根向指尖直推(清大肠);腹泻时从指尖向指根推(补大肠),每次100-200次。
- 作用:分清浊,缓解便秘或腹泻。
二、注意事项
- 手法力度:小儿皮肤娇嫩、脏腑脆弱,手法需轻柔,以皮肤微红、小儿无哭闹不适为宜,避免用力按压。
- 操作时机:避开饭前半小时、饭后1小时内,以免影响消化;最好在小儿安静或半睡眠状态下进行,减少抗拒。
- 环境与准备:室温适宜,避免小儿受凉;操作者修剪指甲,搓热双手后再操作,防止划伤或受凉。
- 注意情况:皮肤破损、湿疹、骨折、急性感染(如肠炎发热)等情况下,不宜推拿,需先就医。
- 配合护理:推拿后注意饮食清淡,避免生冷、油腻食物;若症状持续(如呕吐、剧烈腹痛、腹泻不止),需及时就医,排除器质性疾病。
小儿肠胃不适多与脾胃功能虚弱相关,推拿需坚持数日方能见效,具体可根据年龄(婴幼儿手法更轻、时间缩短)和症状调整,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。闽医堂小儿推拿培训学校招生啦